产品名称:十六酰胺乙醇(Palmitoylethanolamide,PEA)
CAS号:544-31-0
十六酰胺乙醇(Palmitoylethanolamide,PEA),也叫棕榈酰乙醇酰胺,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脂肪酸酰胺,是一种由棕榈酸和乙醇胺形成的天然化合物,存在于鸡蛋黄、大豆、红花、动物内脏、橄榄油和花生等多种食物中。PEA在细胞内信号传递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具有抗炎、抗过敏、脂质调节、神经保护和镇痛等多种生理功能[1]。
棕榈酰乙醇胺(PEA)作为一种内源性脂肪酸酰胺,其缓解关节疼痛与改善功能的功效已获多项临床研究支持:
一项111例患者的8周随机双盲试验证明[2]:
每日服用300mg或600mg PEA可显著降低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的:
疗效明确优于安慰剂组,为PEA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。
2012年,一项针对颞下颌关节(TMJ)骨关节炎患者的三盲、随机、平行组临床试验,24名(男性8名,女性16名)受试者随机分为分为两组,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。以疼痛强度评分和最大张口度为指标,比较PEA和布洛芬的镇痛功效[3]。受试者的分组与治疗信息如下:
(1)PEA组(n=12):PEA 300mg+600mg/d,持续1w,2×300 mg/d,再持续1w;
(2)布洛芬组(n=12) :布洛芬 3×600mg/d,持续2w;
结论:治疗2w后,布洛芬组的疼痛强度评分从68.42mm下降至37.42mm,而PEA组的疼痛强度评分从69.96mm下降至7.69mm,表明PEA的疼痛减轻程度约为布洛芬的2.3倍。此外,PEA组最大张口度*的改善程度也显著高于布洛芬组。
*最大张口度指患者在无痛状态下,上下颌中切牙切缘间可达到的最大垂直距离。
PEA 亲脂、几乎不溶于水,导致口服生物利用度低:实验显示,大鼠灌胃 100 mg/kg,仅约 25% 被吸收,且分布体积大于血浆,多数药物迅速离开血液,难以在体内停留[4]。口服吸收的关键限速步骤是溶解;粒径越小,溶解越快。
通过微粉化技术对 PEA 进行处理,可以显著提升其生物利用度。微粉化能大幅增加药物的比表面积,使胃肠液更易润湿和溶解药物颗粒,从而加快溶出速率、提高吸收效率[5]。这一工艺有效解决了吸收难题,为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持。
提供多种规格的PEA产品,包括常规级和微粉级,助力您的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,打造独特竞争力。
粉剂
片剂
硬胶囊
*上述声明未经过国家权威机构评估。本产品不用于诊断、治疗、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。
如需相关文献,请联系我们。
本网站为音芙医药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的官方中文站点。特此声明,本网站所展示的部分产品可能尚未获得中国境内的销售许可,因此并不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。用户在使用本网站信息时,请自行判断信息的适用性,并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。